本书立足于城市设计视角,以商品性消费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深入解析消费社会中城市消费活动的新规律,用“承载消费活动的消费空间”、“被消费活动渗透而改变的非消费空间”、“作为消费品直接参与消费过程的空间”构建出中观尺度城市消费空间的研究框架,进而因循“类消费化”、“消费活动系列化”、“空间消费”三条线索,对现代消费影响城市空间演进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将消费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实践运用相结合,提出“消费激活”、“消费和谐”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对消费语境中城市设计如何把握城市消费空间这把双刃剑、引导城市形态良性发展进行了探讨。最后,本书还针对中国消费社会演进的特殊性,提出了中国城市消费空间的本土化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消费空间的深入研究,本书试图表达如下观点:第一,消费社会中,城市非消费空间被消费活动大量渗透发生本质改变,出现“类消费化”状态;第二,消费社会中,城市消费活动在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呈现系列化的规律,“消费活动系列化”推进城市消费空间出现新组合;第三,当代城市空间已经正式成为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刻意生产”的消费品,差异性建构是城市空间消费品的生产机制,强化特色资源是差异性建构的基本原则,由此生产的“良性空间消费品”推进了城市环境的观光化;第四,城市设计是激活城市消费空间、推进消费和谐的重要手段。
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对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的重要补充,它的最大价值是在消费活动角度,为城市设计学科建立了城市消费空间的理论研究框架。同时,作为一本涵盖消费社会学、消费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的跨学科理论研究成果,我也真诚期望它能够对城市设计专业之外的城市学、消费学、社会学研究者有所启发,能够得到更多、更广泛的业界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的付梓既凝聚了博士研究的心血,也离不开导师、家人、朋友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导师卢济威教授,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力和与时俱进的敏锐眼光为我指明研究方向,并以务实的治学精神对我严格要求,使本书的结论建立于大量城市空间和案例研究基础上,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用意义。我也要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齐师年逾八旬仍治学不辍,他极为关心本书进展,不时通过电话与我交流,启发我思考,齐师身上体现的“勤奋”、“能者为师”、“自我启迪”精神,将成为我一生的学术座右铭。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张宇星博士和我的挚友赵琦,没有他们无私的支持、陪伴和鼓励,就没有本书的顺利付梓。最后,衷心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戴丽社长、魏晓平编辑,她们为本书的修改与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

图书点击数:4548

价格:¥98元
 

相关介绍

精品新书

 
 
进入编辑状态